要去美國念MBA取經,總是逃不掉GMAT這一關,考一次GMAT就要台票快八千元,沒事拿錢開什麼玩笑。但是許多親愛的同胞們總是屢敗屢戰,甚至到最後開始懷疑起自己是笨蛋,莫非天生就是邏輯絕緣體?難道人生要永遠黑白嗎?

Gmat-Score-enough  

最慘的是,屢戰屢敗後還不知道問題在哪裡,就吶喊著,我‧完‧蛋‧了‧只是為了不要隨便去念個普通的學校,所以拼了命要考到GMAT 700+。這麼努力,但卻為什麼這麼難?!

123

(兩個月也能從470到700!)      

究竟問題出現在哪裡呢?甜瓜用歷經血淚的過來人身分,給爭取想要考上七百分、卻茫然不知自己率戰屢敗的學子們些許良心建議。

 

GMAT 700 = 閱讀能力 + 熟悉錯誤點 + 邏輯句意 + Pace

 

如果考不到700分,請一定要依序除錯下列問題:

(1) 是否看得懂題目問什麼?是否看得出考點?了解分辨答案選項的優劣?不去思考就作答?

(2) 閱讀能力乃GMAT成功之母,沒有閱讀,沒有七百!RC文章每天看不到四篇就該砍頭!

(3) Pace是否有影響,會不會前21題為了維持答對率而犧牲時間,導致整體節奏亂掉。

(4) 如果還找不到問題,請找個優秀GMAT老師,讓他幫您隨機抽測題目找出問題點。

(5) GMAT是邏輯型考試,注意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,避免解題陷入過度自我感覺良好。

 

要瞭解一個人的GMAT為什麼考不好,只消看他的解題過程。

很多考生解題時,為了在時間壓力下選出答案,往往會直接運用背過的原則。無論什麼鬼東西就算不懂為什麼會這樣,也都直往腦門塞進去,活脫脫就像機器人不會思考的制約作答方式,甚至不看題目直接就可以選出答案?既然可以如此神乎奇技,但為什麼考不到高分呢?為什麼我的努力和分數卻沒有成正比呢?一切,都是「細節」出了問題!

origin_3534516458  

GMAT是邏輯句意型考試,完全不同於我們從小到大的英文考試,絕對不是背越多就能考到越高分!一戰考不好... 二戰... 三戰... 怎麼辦越考越慌?問題究竟出現在哪裡呢?並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,而是你忽略每道題目背後的真正特性。

問問自己上考場時,是不是常常找不到熟悉的錯誤點就慌了?是不是因此整體作答Pace整個亂套呢?為什麼過往自己所背的原則是那麼好用,但上了考場卻派不上用場?究竟問題出現在哪兒呢?答案是──原則的好用,其實大多是事後從答案而歸納而來,所以用來解某些題目時會顯得神乎奇技,但是也就只有某些題目而已

但考場上我們遇到的是新題,所以過去題目所整理出的原則,並不見得可以派上用場,因為考點並不見得是在考那裏!真正的考點要從「邏輯句意」判別才是。一昧不知所以然而胡亂套用原則真的非常危險,尤其是當考點落在邏輯句意時,很多人會被外表的長相所騙而選錯答案。如果你平常練習時老是最後二選一選到錯誤答案,請您一定要非常留意甜瓜上述所說的邏輯句意問題點。

大家都說「總結」很重要,那所謂的高分總結到底要怎麼總結?!請待下回分曉呢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甜瓜咖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